根据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世界银行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保持2.6%,与2023年相同,但仍低于疫情前平均水平。报告中阿伊汉·科斯副首席经济学家表达了对未来经济形势的谨慎乐观看法,强调需警惕潜在的低增长风险。报告还分析了不同地区的经济预测:美国经济预计保持稳健,欧元区经济增长显脆弱,日本面临内外挑战,而中国则在出口带动下略显复苏。此外,若发达经济体通胀持续,可能导致全球增长进一步放缓。
2023年上半年各国均有可能陷入衰退,但预计是“浅而短”的衰退
展望 2023:解析全球经济与市场发展趋势
全球经济今年将迎80年来最强复苏
汇丰银行全球外汇首席策略师David Bloom概述了在“L型”、“U型”和“V型”复苏情境下的策略计划,强调分析师们应该为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计划。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经济迎来底部呈锯齿状的“U型”复苏,在这种情景下,美元料有亮眼表现,挪威克朗、日元、澳元和纽元也将受益,其中部分国家拥有强大的财政火力,可以继续努力推动经济发展。
经济学家们对于预期中的复苏是U型复苏还是V型复苏的看法大致上存在分歧。他们认为,复苏将取决于社交隔离措施何时结束,以及这种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能否得到控制。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欧美多国3月经济数据位于历史低位,部分国家经济萎缩程度已超过金融危机时期。短期内,业内对欧美经济展望并不乐观。总体而言,全球经济上半年难言乐观。
周四(11月21日)因国际贸易乐观情绪回升,同时欧银纪要也显示欧洲央行再未来将按兵不动,黄金再次跌至1460美元附近。原油方面,油价周四上涨逾2%,因OPEC+可能延长限产和国际贸易情绪好转,提振原油多头信心。不过近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多个机构下调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投资者还需警惕未来原油需求预期可能受到打压。
政治及金融市场有时的确叫人啼笑皆非,中美问题本质上是由长年累月的政治意识形态分岐及中国崛起所致,但美国要解决,要制肘,用的却是关税为首的工具。同样,现时全球市场受制于贸易战升级下的经济环境,及几十年全球化模式的动摇所引申的重新适应期,奈何市场却以为美联储稍为减减利率、其它中央银行放放水喉就可以抵销事情,这未免太天真了。
回望2019年3月份,美国3月期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出现倒挂,市场一片唱衰美国经济甚至引为全球经济衰退的有力证据,然而时光荏苒,第一经济体通过其靓丽的经济数据不断刷新市场三观。此外,我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上一季度经济数据的表现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全球经济真的在走下坡路吗?通过此前各国公布的经济数据以及本月内多国央行利率决议的发声,我们又能对现下的全球经济情况有何认知?
进入三月,各大央行纷纷发表鸽派讲话,先是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率先放鸽,日本央行和澳洲联储紧随其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再补刀。至此,各国央行纷纷用行动表明了市场经济运行的状况,外汇市场波动加剧。
美联储于去年年底突然放慢加息步伐,而且从鹰派的态度变成鸽派,但美国今年首季的经济增长不太乐观,美联储委员们预计未来两年最多或只加息一次,从基本面上看,美汇要向上突破甚有难度,除非英国脱欧出现黑天鹅事件,触发英镑急挫,否则美汇难以突破97.7水平的阻力。美汇的顶部阻力十分明显,美元兑一众非美元货币的息差亦未有预期般进一步扩大,为美汇指数形成压力,投资者可多留意非美元货币的中线走势,特别是英镑的投资机会。
上周五(3月22日),欧美股市全线下跌,美债收益率指标自2007年以来首次出现倒挂现象,加剧了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