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Pусский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ahasa Indonesia
Español
हिन्दी
Filippiiniläinen
Français
Deutsch
Português
Türkçe
한국어
العربية
摘要:12月12日周二,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1月CPI同比上涨3.1%,较10月的3.2%放缓,符合预期;环比增速升至0.1%,高于前值和预期的0%。 美联储更为关注的剔除食品和能源成本的核心通胀,同比增速为4%,持平前值和预期,但仍高于美联储的2%的目标水平,环比增速由0.2%回升至0.3%,与预期一致。
美股:道指涨0.48%,标普500指数涨0.46%,纳斯达克涨0.7%。
欧股:欧洲STOXX 600指数收跌0.21%。德国DAX 30指数收跌0.02%。法国CAC 40指数收跌0.11%。英国富时100指数收跌0.03%。
A股:沪指收报3003.44点,涨0.40%。深成指收报9625.26点,跌0.08%。创业板指收报1903.87点,跌0.62%。
债市:美国10年期基准国债收益率跌3.27个基点,报4.2044%。两年期美债收益率涨1.65个基点,报4.7308%。
商品:WTI 1月原油期货收跌2.71美元,跌幅3.80%,报68.61美元/桶。布伦特2月原油期货收跌2.79美元,跌幅3.67%,报73.24美元/桶。COMEX 2月黄金期货收跌0.03%,报1993.20美元/盎司。LME期铜收涨14美元。伦钴连跌四天。
12月12日周二,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1月CPI同比上涨3.1%,较10月的3.2%放缓,符合预期;环比增速升至0.1%,高于前值和预期的0%。
美联储更为关注的剔除食品和能源成本的核心通胀,同比增速为4%,持平前值和预期,但仍高于美联储的2%的目标水平,环比增速由0.2%回升至0.3%,与预期一致。
11月数据显示,服务业的通胀保持在高位,而商品类通缩态势大致持续。
细分项目方面,从整体CPI的环比来看,能源指数11月下跌2.3%,其中汽油指数下跌6.0%,足以抵消其他能源成分指数的上涨。11月份食品指数上涨0.2%,较10月的0.3%小幅放缓。
从核心CPI指数来看,在10月环比上涨0.3%之后,11月涨幅持平0.3%,涨幅主要由租金、业主等效租金、机动车辆保险、医疗保健推动,二手车价格自5月以来首次上涨;仅新车、家具和服装价格指数出现下降,其中服装大跌、创2020年以来最大跌幅。
住房成本仍然居高不下。约占整个CPI指数三分之一的住房价格上涨了0.4%,抵消了汽油价格的下降。经济学家认为,住房类价格的持续放缓是将核心通胀率降至美联储目标的关键。
另据彭博社的计算,不包括住房和能源在内,服务价格较10月份上涨0.4%,环比涨幅也呈现扩大态势。与服务业不同的是,近几个月来,商品价格的持续下降给消费者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缓解,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商品的所谓核心商品价格连续第六个月下跌,创下自2003年以来的最长跌势。
11月CPI数据突显了通胀回归正常水平的道路是波动的,尤其是服务业,美联储已将其视为抗击通胀的最后一英里。尽管价格压力已从几十年来的高点大幅回落,但仍然强劲的劳动力市场继续为消费者支出和整体经济提供动力。
美联储官员于周二开始为期两天的会议,预计最终将再次维持利率稳定。鲍威尔可能会重申,希望在放松政策之前看到物价增长出现更可持续的回落。尚不清楚本份通胀报告是否会改变美联储官员们的措辞。官员们总是表示,通货膨胀的下降之路将是崎岖不平的,而本次报告似乎就是其中之一,强化了“只要有必要,美联储将维持高利率以控制通胀”的立场。
媒体分析指出,消费者物价指数在经历了10月时的大致持平后,于11月出现环比回升,剔除食品和能源成本后,核心CPI环比也加速上涨。由于住房和其他服务业成本的增加,美国CPI在11月份环比增速扩大,使得通胀持续顽固,这足以阻碍美联储很快降息的操作。
数据发布后,美元指数短线小幅走低,盘中报103.48,为12月8日以来新低。不过随后,美元指数从美国CPI数据公布后的低点反弹,ICE美元指数刷新日高至104.09,日内大致持平。彭博美元指数收复日内稍早失地,并转而涨至日高。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短线拉升,报4.199%。此后,美国国债收益率收窄涨幅。
美股期货短线小幅走高,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涨幅扩大至0.45%。
交易员们减少了对美联储明年降息力度的押注。掉期交易员们目前预计美联储2024年降息幅度约为108个基点,较CPI数据公布前略有下降,但仍预计5月份首次降息。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HTFX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